第(2/3)页 姜笙又补了句,“就算他做荔枝赔钱,我们还有糕点,还有作坊,总归是够吃饭的。” 郑如谦的笑声又卡嗓子眼里了。 原来不是信任,是一如既往地没追求,吃饱饭就够。 “你且放心,这荔枝生意战绝对不会赔钱。”他戳了戳小丸子包,“二哥让你瞧好嘞。” 郑如谦大手一挥,带着汪小松出去奔波。 留张香莲带着姜笙,继续钻研配比荔枝味的各种糕点。 转眼十天过去了。 廖家的价格战确实有奇效,除了部分看在江家面子上持续过来订货的世家,几乎大部分家族都改在廖家定货,听说已经预订出去三百斤。 张香莲着急到上火,几次拉着郑如谦问,“小谦呀,这样可怎么办,这样下去可不行,你的办法在哪里。” 郑如谦都只是神神秘秘地笑。 得亏张姑姑脾气好,换成庞县令,估计早就一巴掌甩后脑勺了。 六月底(这里是农历),高严和一位生脸伙计赶着满满两车的荔枝停在九珍坊门口,撩开车门就往外搬。 张香莲吓了一跳,忙不迭搬来冰盆,又招呼苗招英母女过来分拣。 也是这个时候,她们发现这车荔枝非常不一样。 形状个头都稍小,枝条也少,原本岭南的荔枝一车只能运个三十斤顶天,这一车却足足出了上百斤。 姜笙刚鼓捣完荔枝糕点,好奇地捻过来一个尝尝,咬的时候就差点崩到牙齿,等吃完吐出核才发现,“这个肉比之前的荔枝肉薄。” 个头本就逊色,核还要大一点,肉可不就薄了。 可以说,这个荔枝品种,比岭南运来的差了一个等级。 甚至都不如廖氏分给姜笙的那盘红绿相间。 “这荔枝拿出去卖,人家可愿意?”张香莲又开始发愁,眉头都要皱出褶子了。 幸好郑如谦甩着折扇出现了,“姑姑放心,这个我不卖贵,就五两银子一斤。” 什么? 五十两一斤的荔枝,直接降到五两银子一斤? 这比廖家的对折还要狠,还要大手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