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温体仁闻言当即跳脚大骂:“岂有此理,这帮昏官刁民竟敢质疑陛下的英明决定,该罚!” 信王一回到朝堂上,秒入工作状态。 闻言问道:“郭大人,奏疏上怎么说?” 郭允厚当即回道:“六部官员言当时不能体悟陛下良苦用心,此时幡然醒悟,自请陛下降罪。” 信王手指刮了刮下巴,略一沉吟。 “本王曾听皇兄说过此事。” “他们当时,似乎还要皇兄解散南海水师来着,如今又有何话说?” “南京兵部尚书刘廷元上书言,陛下深谋远虑,南海水师可为我大明与海外通商保驾护航,又可保我沿海百姓不受倭寇自扰,实为一举多得之法!” 朱由校不由冷笑:“呵呵,当时说得一无是处,现在又来拍马吹嘘,朕都看不下去了。” 信王则继续问道:“他们当初对开海反对得那么坚决,为什么现在忽然就想通了?” 朱由校闻言暗笑。 现在当然想通了,他们的走私船被列为朕列为重点打击对象。 每回出海都是血本无归,再想不通,海路上可就没有他们赚钱的份了。 却听郭允厚道:“南京户部尚书张朴在上书中言,听闻陛下从海外朝鲜国购诸多鱼获干,送往山陕赈灾,此法甚妙!” “若是我大明开海,东南数千里海疆,所得鱼获定然远超朝鲜小国,朝廷若在用鱼获干赈灾,就不必再舍近求远了!” 朱由校一听,直呼卧槽。 这群人现在为了开海,是什么理由都能找啊! “东南沿海运到山陕,这也不近呀........” 信王则拱手道:“皇兄,臣弟以为开海利大于弊!应该开!” 朱由校饶有兴致看向他。 “哦!那王弟以为,这海该怎么个开法呢?” “臣弟以为,开海势在必行,只是不能随随便便开。” “朝廷养着数万南海水师,那一年也要花费不少钱。” “既然商船和渔民都享受了南海水师的保护,那么交一些费用供养也是理所应当的。” “殿下说得对!”温体仁道:“沿海富商与海外通商,利润奇高,应该多缴纳费用。” “而沿海渔民利薄,挣得都是辛苦钱,可以少收点。” “温阁老,所言正是本王的意思。” 朱由校看着一老一少,一唱一和的,感到欣慰。 行!整挺好,正好不用朕费脑。 信王认真道:“那请皇兄为这收费的名堂起个名呗。” 朱由校想了想:“嗯,直接点挺好,咱就叫它.....车船税!。” 温体仁立即附和:“车船税!嗯,相当清楚明了,陛下英明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