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温体仁的秀-《明末: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“且不说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,就算是来得及,满大明也找不出三万举人啊!”

    科举三年一次,虽然每次各省录取的举人名额略有差异,但也基本都在七十到一百人左右。

    两京十三省,加在一起,也不过一千五百人!

    三万举人,需要至少二十轮科举!

    也就是六十年!

    能够参加乡试,至少也在十五岁往上了,又有多少人能在这个时代活到七十五岁?

    朱由校自然知道这些,而他接下来的话,也让所有人再一次愣在当场。

    “朕何时说过,这三万人都必须是举人了?”

    朱由检最先反应过来,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陛下,不是举人如何参加会试?”

    看着众人那疑惑的目光,朱由校来了一波反问。

    “治理国家,难道必须会读四书五经,能做经义文章吗?”

    “朝政繁杂,又有多少事情,能用到经书典籍?”

    “诸位,时移世易!”

    “士子们是寒窗苦读了十余载,但真做起事来,是否真的有能力?”

    “你们都是从士子走到今天的,你们当年学的东西,在为官时,又有多少能派上用场!”

    “你们的一身本事,又有多少是为官之后才学到的?”

    “让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,去决定千万百姓的生死,你们觉得合适么?”

    “不分麦韭,何以劝农桑!”

    “不识分寸,何以管工匠!”

    “不通律令,何以掌刑名!”

    “不知兵甲,何以领军伍!”

    “你们比朕更清楚,办事的,从来都是人,而不是书中的那些典故!”

    这番话,每一句都让在场的众人脸色大变!

    这是在颠覆!

    颠覆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度!

    颠覆世人对科举的认知!

    直到此时,他们才明白,朱由校之前说的扩大会试范围的真正含义!

    那就是,参考之人,不再拘泥于举人这个群体!

    孙承宗闻言只觉闷前一阵憋闷,身子不由自主的晃了两下,差点当场摔倒在地。

    他脸色苍白如纸,一幅惊魂未定的样子,强忍着不适开口劝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

    “天子于士大夫共同治国,这可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!”

    “如此行事,怕是会招致天下非议啊!”

    朱由检也被这番言论给吓到了,连忙拱手出列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弟也以为此举不妥!”
    第(2/3)页